笔趣阁

盗墓小说>武学宗师张三丰 > 第十三章 剿匪(第1页)

第十三章 剿匪(第1页)

金秋时节,嵩山脚下新立的“济民堂“飘出药香。觉迟挽起袖口熬制祛寒膏,青石板上晒着的除了药材,还有明远刚从山下带回的民情手札——某页朱砂圈着“洛河决堤“四字,旁边缀着枚干瘪的麦穗。

“朝廷的整顿文书到了。“君宝抖开黄绢,目光扫过“各门派需设流民粥棚““违禁兵器限期熔铸农具“等条款,最后落在落款处的“戊酉“密印上——那是哑僧临走前留给朝廷的暗记。明远晃着腿坐在窗台上,新换的青布衣裳下,锁骨疤痕被编成了护身符红绳。

“监寺招供时,提到嵩阳盟藏了批火药在。。。“觉迟突然顿住,目光落在明远腰间晃动的铜铃——正是当日藏经阁檐角坠落的残片。少年浑然不觉,正用炭笔在墙上画地图:“从这里到洛河灾区,走后山密道能省三天脚程。“

暮色浸染时,济民堂来了位不之客。灰衣人递上油纸包便消失在炊烟里,君宝打开时,里面是半块羊脂玉佩和封信笺,墨字力透纸背:“当年令堂为护赈灾银线索,碎玉为信。今嵩阳盟余孽未净,望君。。。“

“是哑师父的笔迹。“明远凑过来,眼尖地看见玉佩内侧刻着的“惊“字——与君宝那半块“鸿“字严丝合缝。觉迟往火盆里添了块炭,火星溅在他新得的铁戒上,那是朝廷钦赐的“济民“令牌所化。

“洛河的事,我明日带一队弟子去。“觉迟将祛寒膏装进瓦罐,忽然想起哑僧最后一次现身时,曾往他药炉里撒了把蒲公英种子,“明远,你负责联络各城丐帮,让他们留意戴狼巾的人。“

月上中天时,君宝独自登上钟楼。新铸的铜钟上刻着密密麻麻的善款流向,某串数字旁用小刀刻了行小字:“每两银,可换三斗粟。“他摸出拼合的玉佩,月光下,玉纹竟隐约映出嵩阳盟总坛的地形图——正是母亲当年用鲜血染红的方位。

“原来她从来不是逃兵。“君宝对着钟声喃喃。记忆里母亲临终前染血的笑容,与哑僧留下的字条重叠:“二十年前,血滴子奉命追查赈灾银,你母亲是我们的眼线。“

山下忽然传来梆子声,是明远与丐帮约定的暗号。觉迟的身影出现在阶梯尽头,袖中藏着刚收到的飞鸽传书:“朝廷欲设武林监察司,望少林荐才。“两人相视而笑,钟鸣里,济民堂的灯笼次第亮起,像撒在夜色里的星子。

明远的脚步声从后山传来,怀里抱着个受伤的小叫花子。孩子攥着块霉的饼子,却死活不肯松开手里的拨浪鼓——鼓面画着的,正是嵩阳盟的狼图腾。

“看来余孽还在玩火。“觉迟用银针挑开鼓面,掉出卷细如丝的密信,上面赫然写着“冬至,洛河渡口“。君宝摸出拼好的玉佩,触到内侧凸起的小点——连成线后,竟是洛河下游的火药库坐标。

“哑师父说,江湖不是棋盘。“明远替孩子包扎好伤口,往他兜里塞了块蜜糕,“是该让那些玩火的人,看看人间的灯火了。“

雪粒开始飘落时,济民堂的粥棚前排起长队。觉迟往明远手里塞了包炒货:“去把洛河的流民安置好,顺便查查渡口的船运记录。“少年咬着炒栗子跑远,围巾上的铜铃碎响混着孩子们的笑声,惊起檐角几只麻雀。

君宝望着漫天飞雪,忽然想起藏经阁那卷《达摩易筋经》,如今扉页的字已被无数双手摸得亮:“佛渡众生,先渡人间烟火。“他握紧觉迟递来的火把,火光里,新修的密道入口刻着八个大字——“惊鸿一瞥,人间长明“。

钟鸣又起时,三千里外的京城,某位黑衣人正将半块玉佩嵌入暗格。格中整齐码放着各地传来的民情手札,最上面那页朱砂批注:“少林济民堂,可堪大用。“落款处,“戊酉“二字盖着御赐的朱砂印泥。

雪落无声,却在人间踩出深深浅浅的路。而有些光,一旦亮起,就再不会熄灭。

暮春的嵩山细雨如烟,君宝立在鹰嘴崖边,望着云雾中若隐若现的匪寨,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柳叶刀。觉迟和尚身披灰布僧袍,袈裟下藏着的戒刀泛着冷光,两人身后三十名少林武僧已伏在鹰嘴崖两侧的松林里,弓弦半张,箭头裹着浸过桐油的麻布。

“来了。“觉迟低喝一声。

山道上腾起滚滚烟尘,百余名悍匪扛着刀枪蜂拥而至,为的疤面寨主提着泼风刀,踢开挡路的枯木:“那俩小崽子真敢来?“话音未落,前方探路的喽啰突然踩中藤蔓——数十根碗口粗的原木从崖顶轰然滚下,在山道上砸出震天巨响。匪群顿时大乱,惨叫声混着木头碎裂声此起彼伏。

君宝反手抽出柳叶刀,刀光在雨幕中划出半弧:“走!“

二十名武僧从左侧松林跃出,手中齐眉棍舞得虎虎生风,将退路截断。觉迟僧袍翻飞,戒刀连劈带扫,三名悍匪刚想举刀抵挡,便被刀风震得虎口开裂。悍匪寨主惊觉中计,刚要调头,却见右侧崖壁突然窜出十道身影,正是君宝带着余下武僧抄近路包抄。

“放箭!“君宝暴喝。

松林中腾起一片箭雨,裹着桐油的箭头擦着明火扎进匪群,枯草瞬间燃起熊熊烈火。悍匪们被火墙逼得步步后退,又撞上少林武僧的棍阵,刀枪在雨中磕出火星,血水混着雨水在山道上蜿蜒成河。

悍匪寨主咬碎钢牙,挥刀劈开两支箭,朝着君宝猛冲过来。觉迟斜刺里杀出,戒刀与泼风刀重重相撞,火星溅在二人衣襟上,竟烧出几个焦洞。君宝趁机欺身而上,柳叶刀如灵蛇出洞,划破对方咽喉。

寅时三刻,大火渐熄。君宝望着晨光中狼藉的战场,用衣袖擦去刀上血迹。觉迟摘下僧帽扇风,额角青筋还在突突直跳:“那火攻之计虽妙,却险些烧了半山松林。“

“待事了,自当亲向达摩院请罪。“君宝将刀收入鞘中,远处山脚下传来百姓的欢呼声,混着晨钟在山谷间回荡。他望着东方渐白的天际,忽然想起师父圆寂前说的话:“佛渡世人,亦需金刚怒目。“

雨停了,松针上的水珠滴落在焦土上,溅起细微的尘土。嵩山终于在历经血战后重归寂静,唯有鹰嘴崖下新添的坟茔,在初升的朝阳中默默诉说着这场荡寇之战。

(本章完)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