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时候对皇家的名声也不大好。
所以便无奈找到原身,让原身待在公主府守寡,同时私下还允许原身养面,只要别闹大,弄得众所皆知就行。
不过原身脸皮薄,没好意思。
就一直待在公主府守寡。
也算是给秦国公府一个交代。
如果后面没有意外,那原身大概率就是死守寡守到死,但是意外生了。
圣象三十八年十一月十二日,原身父亲圣象帝驾崩,同父异母的哥哥,太子登基,次年年初,可以称之为,襄和元年,三月初九,西戎帝国悍然入侵。
边军不敌,秦国公战死。
派人和谈后,西戎帝国要求和亲。
自古以来的和亲,其实要公主嫁过去是假,更重要的是要嫁妆,和亲究其本质,实际是敲诈勒索,真公主假公主无所谓,重要的是嫁妆要让他们满意。
如果嫁妆不能让他们满意,不仅他们随时可能虐杀公主,然后随便报个病死,毕竟水土不服死人又不是稀罕事。
还会再次入侵,直到让他们满意。
这一点天虹帝国也心知肚明。
只是和亲说出去比赔款好听点,所以以和亲索要赔款也算是双方的默契。
赔款倒是很快谈妥了,因为已经在边疆劫掠过一遍的西戎帝国,没有狮子大开口。但是和亲人选出了问题,出于想要羞辱天虹帝国,使臣特别要求必须是真正的公主,别拿旁支来糊弄他们。
太子,现在的襄和帝子嗣较少。
总共就两个女儿,一个十岁,还有一个年龄倒是可以和亲,但他舍不得。
过程经历了很多次朝会讨论。
后来是太后提点了他,提醒他先帝女儿也是公主,再正经不过的公主,并且专门推荐了原身。理由则是相当简单直接,就是如果原身真克夫,把她送去和亲将对方大汗克死,岂不是件好事。
哪怕没克死,那也无所谓。
寡妇再嫁给大汗。
宣传出去皇族也没那么丢脸,怎么都比嫁个黄花大闺女过去,好听一些。
唯一可能有问题的地方在于,原身的公公秦国公刚战死沙场,死在了西戎帝国大军手里,他们这边就将名义上已经嫁给秦国公次子的公主送过去和亲。
怎么看呢,都有些不大合适。
也有点让人心寒!!!
最后是太后那边,亲自召见了秦国公夫人,并且将克夫的理论跟她说了一遍,说说不定能帮你丈夫报个仇啥的。
然后秦国公夫人也心动了。
再加上她很清楚,太后专门跟她说这件事,大概率意味着太后和皇帝已经有了这个想法,甚至说不定都已经做好了决定,这时候她反对,那不是故意在找不自在吗,所以自然表示没有问题。
一切听太后的。
于是接下来就是将事情拿到朝堂上稍微讨论一下,并且十分顺利的通过。
原身反倒是最后知道的,毕竟她一个人在公主府守寡,平常既不上朝,也不去皇宫,等她母亲苏太嫔,好不容易将消息告知她的时候,圣旨已经下达。
原身没有办法拒绝。
不同意也得同意。
襄和帝那边对她如此识趣听话也还算满意,故而特地投桃报李,在原身即将和亲之前,特地晋封了她母亲位分。
晋封为贵太妃。
紧接着便是封原身为安国公主,以及原身带着远过正常公主嫁妆规格的嫁妆,跟着西戎帝国的使团前往西戎。
嫁给五十多岁的西戎可立大汗。
同时正好西戎可立大汉的正妻前两年死了,以及原身容貌确实很不错,是个妥妥的大美人,所以在见到原身模样之后,可立大汉就放弃了原先让原身当个普通妾室的想法,让原身做了继室。
然后不到一年他就脑溢血死了。
但这也不能怪原身,天天喝酒吃肉的,各种奶制品当水喝,当饭吃,体重接近三百斤,怎么想都知道肯定有三高问题。年纪也不小了,五十多,脑溢血或者其他心血管疾病猝死,那不是早晚的事吗?好在西戎帝国这边的人对原身的名声不大了解,所以也就没当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