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昭展开公文,上面赫然写着,道:
“擢屏南县尉陈昭为岭南道巡查判官,正七品上,即日赴任。”
王学海喜形于色,道:“大人,这是好事啊!”
沈峻嘿嘿一笑,道:“总算是可以离开这个鬼地方了。省得我隔三差五地闹肚子。”
陈昭将调令仔细收好,对众人道:
“你们都去收拾一下行装,等新来的县令到了,我们便启程。”
王学海抱拳一礼,道:“大人,小人愿意跟随大人前往桂林郡!”
陈昭笑道:“那县衙捕头事务怎么办?”
王学海打趣道:“有何捕快,这老小子早就惦记我的位置了。”
陈昭摇头一笑,道:“也好,那就跟我们一起去吧。”
王学海兴奋地点点头。
两日后,新任县令张明远风尘仆仆地赶到屏南。
此人约莫三十出头,面容清瘦,一双眼睛炯炯有神,一看就是个精明干练之人。
“下官张明远,见过陈大人。”
他恭敬地向陈昭行礼。
陈昭扶起他,笑道:
“张大人不必多礼。屏南虽是小县,但事务繁杂,还望张大人多多费心。”
张明远正色道:
“陈大人为民除害,整顿吏治,下官早有耳闻。此番接任,定当秉承大人之风,不负所托。”
陈昭点点头,将县衙的账簿、案卷一一交接。
启程这日,天色刚亮,县衙外就已聚集了大批百姓。
有拄着拐杖的老者,有抱着孩子的妇人,还有那些分到田地的佃农。
他们手中提着鸡蛋、米糕等物,要送给陈昭路上食用。
“青天大老爷,您一定要保重啊!”
一位白苍苍的老矿工颤巍巍地跪下,老泪纵横。
陈昭连忙扶起老人,道:
“老人家快请起。屏南有张大人主事,你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严映雪看着这一幕,眼眶微红。她小声对沈峻道:
“没想到大人这么得民心。”
沈峻咧嘴一笑,道:“那是自然。大人可是实打实地为百姓做了好事。”
王学海忙着将百姓送的礼物装上马车,一边擦汗一边嘀咕,道:
“这么多东西,三辆马车都装不下啊!”
张明远亲自将陈昭送到城门外,拱手道:
“陈大人此去桂林郡,山高水长,还望珍重。下官若有疑难,少不得还要写信请教。”
陈昭回礼:“张大人客气了。屏南百姓淳朴,只要以诚相待,必不负君。”
这时,黑苗寨的仡老带着数十名族人赶来。
仡老捧着一坛酒,高声道:
“陈大人,这是我们寨子珍藏的百年苗酿,今日特来为大人饯行!”
陈昭接过酒坛,豪迈地饮了一口,引得众人齐声喝彩。
“仡老,黑苗寨的恩情,陈某铭记于心。”
陈昭郑重道,“日后若有需要,尽管来信。”
仡老哈哈大笑,道:“大人说哪里话!您是我们夷人的朋友,黑苗寨的大门永远为您敞开!”
日头渐高,陈昭登上马车。
透过车窗,他望着渐渐远去的屏南城墙,心中百感交集。
严映雪轻声道:“大人舍不得?”
陈昭微微一笑:“是啊。虽然只待了短短数月,却像是过了半辈子。”
沈峻插嘴道:“大人,前面就是新天地了!那桂林郡比屏南繁华多了,酒楼茶肆应有尽有!”
王学海打趣道:“你就知道吃!大人此去是要大展宏图的!”
马车辘辘前行,扬起一路尘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