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臣子可不能因为这点而怠慢君主,应有的规矩还是得守,应有的礼数还是得讲。
不然便是触犯龙颜,轻则失宠,重则丢掉性命。
然而李善长再惧怕朱元璋,也无法用同样的话语去约束朱英。
朱英却不以为意,听完朱元璋说自己刚才的行为是在“弄虚作假”
,立刻反唇相讥:
“皇上此言差矣,这怎么算得上虚头八脑呢?人敬我一尺,自然当我还人一丈。”
要知道,朱英眼前的李善长早已两鬓如霜,年纪足够做他的祖父了。
论尊老爱幼的道理,朱英自小受教颇深,自然懂得知书达理的重要。
当然,如果是那种刻意倚老卖老或者碰瓷的行为,那又另当别论了。
朱元璋听到朱英的话,非但没有动怒,反而哈哈大笑起来,指着他说:
“你这小子,竟敢跟朕争辩,有趣,有趣啊!”
随即转向徐达三人:“看看,连朕都敢顶嘴,哈哈哈!”
徐达闻言立刻站队,“陛下,这次我们真帮不上您,倒觉得朱小子说得很对。”
汤和眼珠一转,顺势附和:“没错没错,我们也站在朱小子这边!”
这一下子,朱元璋好奇地看着李善长:“老李,你什么意思?要站在谁那边?”
李善长听罢,只好干笑着没敢言语,暗自腹诽:好个徐达、汤和,一个个全是耍滑头的东西!明知自己早已退居幕后许久,还故意找茬给自己惹麻烦!真是岂有此理!
见他默不作声,朱元璋也懒得追究,转而对朱英说:
“你小子也不吃亏,既然认李先生做先生,以后有什么问题就尽管问他好了。”
这句话让李善长顿时摸不着头脑——究竟朱英何许人也?怎么突然被推到了自己面前?
然而接下来,朱英表现出了相当得体的姿态,再次对着李善长拱手行礼,算是拜了个简单的师:“多谢老爷子为晚辈找到一位良师,学生见过李先生。”
不过对于这位“先生”
,朱英其实并没有太多情绪上的波澜。
毕竟,在前世的记忆里,他早已经历过太多风雨洗礼,明白许多道理无需他人传授。
有了也没关系,没了亦无所谓。
李善长看着朱英恭敬的举动,眼中流露出一丝欣慰,却故意微微侧身回避了一点。
他心底已经开始猜到朱英的真实身份:从两人容貌上的几分相似,以及隐约察觉到曾经属于马皇后那份温润气质,他确信,眼前这个年轻人正是多年不见的大明皇嫡长孙!
如此重要的人物!李善长大喜过望,若隐若现间已意识到未来无限可能的责任与机遇。
所以当朱元璋提出让他担任朱英的老师时,他内心涌起一阵狂喜。
这便表示,老朱又一次给予了老李机会。
而且,李善长过去曾是当今皇太子朱标的师长。
如今又成为皇嫡长孙的导师,这就意味着继大明开国皇帝之后的两位君主,皆是李善长的学生!这是连任帝师之誉,足以让他名垂青史。
如此殊荣,怎能让老李不欣喜、不疯狂?
于是,李善长当即跪倒在朱元璋面前,高声立誓道:
“老李在此发誓:必竭尽平生所学,倾注一生心血,精心培育朱英公子。
苍天在上,若违此誓言,叫老李死无葬身之地,不得入宗庙祠堂,后代沦落畜生道!”
目睹此情景,朱英都惊呆了。
这不就拜个师吗?何必发这样恐怖且残忍的誓言?到底是我拜师还是你老李拜师啊?
“嗯,起来吧。”
朱元璋表情平静地点头。
然而作为多年的手足下属,徐达与汤和看得出,对于李善长的誓言,朱元璋内心甚是满意!
“是,老爷。”
看着缓缓起身的李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