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里,崇祯问:朱雄英回答说:“黄得功这人性格直爽,长得壮实,打仗勇敢,但没什么学问,平时爱骂人,倒是个忠心耿耿的人。”
朱由检听后点头,记在心里,对朱雄英表示感谢。
接下来几天,朱雄英依旧过着清闲的生活。
辽东那边传来捷报,常升带三万兵一路打到建奴老家盛京,可建奴的摄政王多尔衮机灵得很,知道硬拼不行,就带着八旗兵打算往西撤退到蒙古去。
但运气不好,碰上了北上的采矿部队,对方有五十万大军护航,空中还有飞艇支援。多尔衮想跑也跑不了,被彻底包围了。
结果建奴八旗兵全军覆没,多尔衮也被杀死,其他人要么被抓要么被杀。就连建奴的小皇帝和皇后也被俘虏,一起送到了京城。
辽东的形势立刻变了样,各地纷纷投降,中央军轻松掌控了整个地区。与此同时,常茂带领的另一路大军也势如破竹,几天内就把河南拿下来了,接着又攻入陕西。
李自成的残余势力不甘心失败,集结了二十万人马准备死守西安。不过,这场战斗从一开始就没什么悬念。
大军毫发无损地击败了乱军,轻松占领了西安城。李闯的残部被打得溃不成军,伤亡惨重。大军乘胜追击,将李闯的残部围困在凤翔府。最终,在李岩和红娘子的带领下,他们向大军投降。至此,祸害天下十多年的李闯叛军彻底覆灭。
解决了陕西的叛军后,常茂在凤翔府稍作休整,便率军南下,直指四川,意图彻底铲除在那里作乱的张献忠。
常茂和常升的进展迅速,王喜那边也没闲着。他率领五万大军横扫江湖,行动同样迅捷。
对付江湖势力时,王喜没有急于对一流门派下手,而是先利用锦衣卫收集的情报,重点打击那些散人。
按照朱雄英的指示,王喜一开始用利益诱惑这些散人。金银财宝、荣华富贵,只要不过分,王喜基本上都会满足。
在巨大的利益诱惑下,江湖上的散人几乎有一半选择了投靠。
剩下的散人如果不为利益所动,王喜就直接动用武力。他让已经投靠的散人打头阵,遇到难缠的角色就派大军镇压。简单来说,不投降就灭门。
通过这种软硬兼施的手段,江湖上九成以上的散人都归顺了。各种密藏的武功秘籍也被王喜搜罗一空。
接着,王喜带着这些归顺的散人开始对付三流帮派。
比起散人,这些帮派其实更好对付。散人大多独来独往,不喜欢受约束,能束缚他们的方法不多。但这些帮派家大业大,门人众多,牵挂也多,很少有人会为了面子宁可灭门也不投降。
像游龙帮、武胜门、青竹帮这样的帮派,王喜都没费太多力气就让他们归顺了。其他三流帮派也是类似的情况。
解决了三流帮派后,王喜开始对付二流势力。石梁、渤海、仙都三派相继沦陷。
朱雄英得到的最新消息是,王喜已经在准备对付一流势力了。
对于王喜的进展,朱雄英很满意。在这么短时间内,收服这么多散人和二三流门派,可见王喜很用心。
这时摆在朱雄英面前的是一大堆秘籍。从江湖常见的普通武学到二流门派中的顶尖武学应有尽有。
朱雄英眼睛亮得像灯一样。
他随手拿起一本叫《千斤坠》的小册子。
据说按照王喜的说法,用这个可以让人站得稳如磐石,纹丝不动。
但这不是关键,关键是这是一本练内功的书。
内功!多熟悉的词。
以前在现代看武侠小说时,他印象最深的就是这个。
内功越强的人,往往就是武林高手。
现在有机会接触内功了,朱雄英心里一阵兴奋。
翻开书,他认真地研究起来。
但看着看着,他就觉得不太对劲了。
书里的内容他能看懂,奇经八脉他也知道。
朱雄英知道如何运用内息,但问题是,这内功究竟是怎么练成的?书上一点都没提。
看来他得先找本入门的基础书才行。于是,他放下《千斤坠》,开始翻找基础的秘籍。可找了半天,一本都没找到!
朱雄英的脸色立刻沉了下来,气呼呼地说:“王喜到底在搞什么?连一本基础的书都没有,我怎么练?”
他感到特别沮丧,就像看到一桌美食却没有筷子一样,急得直瞪眼。
就在他准备让人通知王喜去找些简单的书时,朱由检悠闲地走了进来。“先生,早上好。”
朱雄英抬头看了看已经快到头顶的太阳,淡淡地说:“嗯,还不算晚,刚过中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