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眼中闪过一丝寒光,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这夏白倒是有几分心思,他知道朕不会轻易放过他。”
“他是故意回来寻死的。”
“他以为自己回来,朕念及旧情,就能饶他一命?”
“朕可没那么仁慈。”
“依我所料,那夏白定会耍些手段,想要借此展现自己的努力,求得宽恕。”
“呵呵。”
朱元璋眼中透着深邃,仿佛早已洞悉夏白的心思。
夏白畏惧死亡。
渴望生存。
于是故意装成农夫的模样,降低身份,企图赢得我的同情,再编造借口说自己能力有限,拿出一些虚假的东西敷衍我,好让我放过他一马。
若他面对的是朱标,或许真能得逞,毕竟朱标心地仁慈。但我是在战场上拼杀出来的,什么样的场面没见过?这样的雕虫小技,岂能瞒得过我?
不过既然他想演戏,那就让他尽情表演好了。
直到无路可退为止。
这一次,我要让夏白死得明明白白。
朱元璋吩咐:“让毛骧放夏白进来,让他连人带车直接去东华门,我稍后要亲自查看。”
“这个月他给我带来了什么新花样!”
“顺便把太子也叫上。”
“今晚我们父子要瞧一场好戏。”
朱元璋冷笑着,眼中尽是寒意。
朴狗儿急忙回应:“老奴遵命。”
东宫内。
朱标刚打算休息,便听闻朴狗儿前来报信,说夏白回来了。他既惊讶又欢喜,神色复杂难辨。
一方面。
他并不希望夏白归来。
他知道父皇对夏白的信任早已荡然无存,认为他不过是虚伪狡诈之人。如今夏白主动投案,落在父皇手里,恐怕已成挑衅之举。
必死无疑。
另一方面。
他又盼望着夏白能够归来。
唯有夏白现身,哪怕明知必死,依然可以表明士人的气节与尊严,也让父皇认识到读书人应有的风骨。大明需要这样的正直之士。
正如历史上那些忠贞不渝的人:留下丹心照耀史册的文天祥;在崖山随幼帝跳海殉国的陆秀夫……这些人都值得尊敬。
大明朝需要这样的士人。
需要他们为国家效力,同时也需始终保持文人的傲骨、大义、坚韧与正义。
只有这样,
大明才能真正繁荣昌盛。
朱标长叹一声,整理好衣衫,准备去见夏白最后一面,送他最后一程。
夏白是否真能带回那些传说中的神器,朱标从未抱有任何期望。在朱标看来,那简直是天方夜谭,无人能够做到,即便是仙人也无能为力。
夏白或许会有各种借口,想玩弄些虚假的把戏来迷惑众人,但面对的人是自己的父亲——朱元璋。作为皇帝,朱元璋见过无数奇珍异宝,世间再新奇的事物也无法逃过他的眼睛,夏白的伎俩注定失败,甚至可能招致更严重的后果。
朱标收敛思绪,目光坚定而冷静。他对夏白的怜悯与宽容到此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