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倒也是真的。不过,你不必记这个情。天下为公,你是大好人,当在救之例。其次,陶仲文出四十万两银子雇四煞魔来杀你,可见你与他是至敌。陶仲文的至敌,就是老衲的至友,老衲自然要回护你了。”
“多谢大师。不过,大师以陶仲文为至敌,那是因为道佛二家争宠皇权的缘故?”
“是。武林中谁不知这一点?老衲不带私欲,从不以此为耻。少侠莫非因此倒瞧不起者衲了么?”
“没有没有。大师万莫误会。晚辈听说陶仲文那么厉害,有一事想不通。”
“什么事?”
“昔日在广西,陶仲文与霸主宫争夺神珠,陶仲文既然那么厉害,抢珠又那么重要,他却为何不使出全力抢珠?”
“问得好!但你可知道,当日环视在侧的都有哪些人?”
“有哪些入?”
“有贫增,还有一请师太和言央老儿。”
“啊!他们都在附近?”
“如非我等在侧,陶仲文又哪会有半点犹豫?如非我等相互间互相提防,提防得谁也不敢出手抢珠,又哪会有你的便宜占?你当时那点功夫,劫劫镖,酒宴上耍耍以博一笑,倒还附会牵强,夺珠和保珠,根本就不值一提。哎,天意!真是天意!谁叫天下高手齐齐在场?当日之际,谁若出手枪珠,谁便成了众矢之的。抢珠之人只怕夺珠到手立时就会命归黄泉。偏你一人福大,言央看好你,一清师太看好你,两柄打遍天下无敌手的飞剑为你断后,老衲无奈,干脆珠也不夺了。回去睡大觉,参大禅,也算卖个人情哎,天意!真正是天意!”
直到此时,古长启才知道自己当日实是在是得福于一清师太和玉凤门掌门人言央的阴护。那轰轰烈烈而又古里古怪的夺珠之战,不过是表面现象,内中还有如此复杂的背景和秘密争斗。如非言央和一倩师太在侧。陶仲文要动手大抢,这佛陀高僧,只怕也会毫不留情。
“那么,那日在荒岛上,陶仲文如用火攻,晚辈同样会毫无防备而丢命,他照样可以抢走神珠,又哪会容晚辈从容毁珠?”
“那日么?局势大同小异。同者,言央还在火山洞中未走。贫增藏在玄极门的船上,陶仲文也知道。”
“大师与玄极门的船同来同去的么?”
古长启大吃一惊,比听说言央未走还吃惊。
“何况你将珠子毁了,上苍就不会重造与他争霸的人,对他大有益处。他还可乘机再撒点烟雾,迷惑一下霸主宫人,以为他连你的一声真力吼也对付不了。其实,他那摇晃是装的,那口鲜血也是这内力逼出来的。他即使内力不如你,只伯也不会落后那么多。何况他的武技另比你高而不弱。”
听到这里,古长启才彻底理会到言央在岛上告诫他的“你不是神人”
的话的含义。从“心机”
这个角度讲,他仍然是从虎跳峡出来时的那个古长启。不然,又哪会失陷于霸主宫母女俩的春药美人计?如果那颗珠是“神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