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本在等待韩成的回答,可一听这话,心里就不满了。
自己正等着答案呢,他却让自己随意发挥?
这算什么道理!
“你是不愿意说吗?”
他对韩成怒目而视。
韩成无奈地说道:“我没说不回答啊,我只是清楚表明了,这事千头万绪,一时不知从何说起。
不如陛下或太子先问问题,我来作答,这样反而更好。
我也能理清思绪,尽量说得全面些。”
面对韩成,朱元璋觉得像是被牵着走,这种感觉让他很不舒服。
但想到大明仅仅存在两百七十多年便灭亡了,他还是强行压抑住了内心的不满。
现在,他最想知道的是,大明为何会亡。
不过,朱元璋把这些不满悄悄记在心里,决定找个机会加倍奉还。
他从来不是一个宽宏大量的人,小气且记仇。
“自古以来,王朝衰败时,总有许多百姓活不下去,最终揭竿而起。
就像元朝末年。
若不是统治者太过残暴,横征暴敛。”
致使众多民众饥寒交迫而亡,此等情形定非善果。
我亦是因饥饿难耐,无法维系生存,才被迫走上这条道路。
我的大明,在那艰难困苦之际,莫非也会有流民遍野,饿殍满地?
朱元璋沉默片刻后,凝视着韩成说道。
言语间,他的双眼始终牢牢盯着韩成。
观察着他的一举一动。
企图从韩成细微的表情变化中,察觉异样。
可惜,并无端倪,韩成依然坦然自若。
朱元璋此刻内心忐忑不安,
他之所以率先向韩成提及此事,并非因为他确信自己的大明在困境时期会出现众多饥民,无以为继。
而是因为,他最不愿见到这种局面在他统治的大明重现。
他本是贫苦出身,自懂事起便未曾饱腹。
幼年时,最深刻的回忆便是饥饿。
他对苛政横征暴敛致民生凋敝的往事记忆犹新!
对那些贪腐无度的污吏,同样深恶痛绝!
正因亲身经历过这些苦难,所以他才会如此嫉恶如仇。
登基为帝后,对于下属的贪官污吏,他采取铁腕手段,绝不姑息。
一旦发现,必定严惩。
也正因深知百姓生活的艰辛,
他制定了诸多政策。
目的就在于减少饥荒中的死亡人数,让子民得以存活,至少有一口饭吃。
让百姓能够活下去,使大明国泰民安,让朱家江山稳固,这是他施政的核心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