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连接方式是如何实现的呢?
难道是将每一部手机都固定在网上?
若要全国范围内都能相互联系,这张网得有多庞大啊。
光是想象这个场景,朱标就觉得压力山大。
这无疑是一项极为艰难的工作!
然而,朱标深信父皇的话没错,再困难又如何?
难道因为困难就选择逃避吗?
绝不可能!
真正的男子汉应当迎难而上,勇往直前!
尽管他没有父皇那样的胆识,但在这件事上的态度却与父皇惊人地一致。
都认为此事大有可为!
直至今日,朱标对韩成提及的事仍是一知半解。
不太清楚韩成所讲的具体内容。
但他能感觉到,随着父皇表态支持,并且韩成也承诺会着手处理,一件对大明乃至后世影响深远的大事即将拉开帷幕。
从此以后,大明可能会与历史记载产生巨大差异,踏上另一条全新的发展路径!
“此事千头万绪,我一时难以决定从何处入手,需要好好思考一番,不可能立即行动。”
韩成沉声说道,神色颇为严肃。
他知道朱元璋做事雷厉风行,这固然是优点,但也反映出他性格急躁。
因此,韩成必须事先阐明一些关键事项,给朱元璋提前打好心理准备。
朱元璋父子俩很少见到韩成如此认真。
“嗯,我们知道,这件事就交给你了。
你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判断吧。”
虽然朱元璋迫切希望尽快看到成效,但最终还是克制住了自己的冲动,这样说道。
“既然如此,无论怎样,我都会为大明留下点什么,让它有所变化!
达到我未来生活的那种状态,路途坎坷。
在陛下的有生之年,恐怕无法看到了。
即便在我的余生中,也未必能实现。
不过在此之前,我会尽全力让陛下亲眼见证一些进展,一些改变。”
至少要有足够强的实力,让北方的那些游牧民族,都能安分守己。
让他们从骁勇善战变成文雅多才!!
韩成说出这句话时,脸上难得地显露出一股豪迈之情。
这并非虚言。
以韩成的寿命来看,在他活着的时间里,想把大明引领至后世那种繁荣境地,那是绝无可能。
不过借助恋人的系统,加上他自身原有的知识,韩成认为在有生之年让大明迈入蒸汽时代并非全然没有希望。
特别是如果能够成功制造出马克沁重机枪或者加特林那样的武器,那么一定能彻底改变那些人的本性,让他们从好战转向优雅。
实际上,即便是没有马克沁重机枪,仅仅通过改善现有火器性能,并加以严格训练,达到排队射击的程度,便足以使北方局势趋于平稳。
起初,当韩成表示自己看不到这些变化时,朱元璋心中难免有些失落。
而被韩成完全忽视、只剩十年阳寿的朱标则更觉韩成态度欠妥。
然而,当韩成接着表达了这些构想之后,朱元璋父子顿时喜形于色。
“好!说得好!让他们从好战转为文雅!
我们期待这一天的到来!”
朱标也被深深触动。
相比于跟随先生研习经文,听韩成这样的言论令他感到更为愉悦。
不知不觉间,朱标已逐渐被韩成的思想所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