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梁睁开一看,眼神顿时明亮起来。
“赵国宗室赵歇、韩国宗室韩成、齐国宗室田儋、魏国宗室魏咎,都已经做好了准备!”
“只等有人举起反秦的大旗,他们就会积极响应,到时候整个秦国各地都会掀起反抗的浪潮!”
项梁有些激动,转身反问。
“这消息是从哪里来的?”
项伯答道。
“是熊氏怀王的孙子熊心派人送来的!”
项梁立刻激动地站起身,嘴里喃喃自语。
“这样的话,除了燕国外,其余五国都已准备好复国,简直是上天在帮我们!”
紧接着他又猛地回头。
“但现在,叛军已经失败,我们还能用什么理由来反秦呢?”
“更何况,那位秦国的长公子年纪尚小,竟然能够亲自领军攻下寿春!”
“无论用什么借口,我们都很难占据道德上的优势!”
谁知,项伯又是一笑。
“这话不对!若是只有淮阳军攻下了寿春,那我们就真的束手无策了,毕竟那淮阳也是我们的同胞!”
“但现在不一样,是公子嬴轩带领淮阳军攻下了寿春!”
项家的人都不明白其中的差别。
这有什么不同?除了让公子嬴轩名声更盛,还有什么意义?
却听项伯继续说道。
“公子嬴轩,可是秦国的长公子!”
“秦始皇在他出生之时就开始为他谋划天下。”
“他八岁时,就传遍大秦的仁慈善良的美名!”
“这样一位储君来到九江,率军攻寿春,原本是为了积累功绩。”
朝廷断不会在这个时候下令让其他郡的军队撤回,而不去支援九江。众人稍作思索,心中疑惑愈深重。项庄揣测道:"
难道是朝中有人对公子心存不满,故意如此安排,想要置他于死地吗?"
项梁闻言摇头,认为这种做法太过直白,岂能让秦始皇这般轻易上当?简直是以卵击石。众人再次将目光投向项伯。
项伯轻笑一声:"
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公子嬴轩突袭寿春,要么是偶然为之,要么是有独特的机会出现。"
"
朝廷未必知晓,甚至根本没预料到公子会攻打寿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