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氏不紧不慢的说出对策。
闻言,朱允炆有些犹豫,“母妃,这个办法会有用吗?皇爷爷现在对朱允熥很满意,玻璃工坊的事他也知道,如果他真的有意见,应当老早就出手了,何必等到现在?”
朱允炆无法忽视心中的不安。
他端着茶杯的手都在颤抖,生怕一个不注意,那本该属于自己的位置就落到了朱允熥头上。
奈何他没有朱允熥那样的本领。
造不出火绳枪,也做不出玻璃镜。
不然那个位置有朱允熥什么事儿?
“蠢货,不管你皇爷爷对那玻璃工坊是否满意,有人这么说了,他就必须得关注,再说,朱允熥毕竟是他的亲皇孙,他没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就这么下令关掉玻璃工坊实在不妥,可现在情况就不同了,有人弹劾,而且还关系到了百姓,你皇爷爷会做出改变的。”
卢氏脸上扬着胜券在握的笑容。
殊不知老朱早就把这玻璃工坊视作自己的宝贝了。
大明军队后续的军饷还得靠玻璃工坊的收入。
这个时候停止玻璃工坊,根本不可能!
朱允炆向来对卢氏的话有求必应。
听到他说的这些,他没再多言,点了点头,“我明白了,母妃,一会儿我就去找王御史!”
“好,允炆,你记住,那个位置一定是你的,不管发生什么,不要露怯,更不要在外人面前泄露那么多情绪。”
“我知道了,母妃!”
“去吧!”
朝中风起云涌。
对此,朱允熥全然不知,或者说,他不在乎。
如今的他已经表现出了足够多的价值。
卢氏就算想对他动手,也得掂量掂量是否能承受老朱的怒火。
他现在要做的就是好好想想下一个该制作什么。
翌日,上朝。
火器监成立的消息一出,文武百官齐齐震动。
尤其是这火器监的掌控者还是那位纨绔的三皇孙。
真不知道圣上是怎么想的,这不是胡闹吗?
议论声中,王御史走了出来。
“皇上,臣有事启奏!”
“说!”
“近日来,京城出现了一种名为玻璃镜的玩意儿,吸引了许多百姓前往购买,此物做工精良,但定价昂贵,臣觉得好奇,也去买了个,不巧,购买玻璃镜时,臣遇到了一个人,浙商钱万三!他告诉臣,玻璃工坊强占民产,一份是他交给臣的证据,请皇上过目!”
王景开口,将早已准备好的证词高举过头顶。
听到玻璃工坊四字,老朱挑眉。
他接过公公呈上来的证词,仔细翻阅,片刻后将其重重摔在了地上,“未曾想到竟有人敢在咱眼皮子底下做出如此勾当,刑部尚书何在!”
“臣在!”
“此事交由你调查,务必搞清楚这浙商呈上来的证词是否属实!”
“臣领旨!”
刑部尚书还未退下,朱允炆便从人群中走了出来。
“皇爷爷,孙儿斗胆,想与刑部尚书一同调查此事!”
他低着头,直截了当的开口:“据孙儿所知,这玻璃工坊乃三弟一手建立,三弟的为人孙儿清楚,他绝不会做出如此的糊涂事,孙儿想一起调查,还三弟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