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盗墓小说>大梦浮华录 > 第73章 细雨江南下(第3页)

第73章 细雨江南下(第3页)

子衣见河岸边腊梅遍地,红灿灿一片,辉映着迷茫的江水,十分的诗情画意,心下更加欢喜,握了伊人的手在花间漫步。

君然望着笑颜舒展的子衣,只觉心田间纯净空明,忽尔北风吹过,一棵棵盛开的红梅纷纷飘落,那人对着自己温柔地一笑,伴着那缤纷的花瓣,仿佛突然间春回大地,阳光灿烂,万物苏醒。

君然柔柔一叹,心满意足地望着那人笑了。

子衣见那红红的梅花落了君然满头,才要拂去那飘飞的花瓣,却望见佳人如花的笑靥,那无处可藏的明丽容颜几乎令人窒息,当下禁不住怔了怔,待回过神来,突觉手上有点点的湿意,只见水雾苍茫的穹庐已飘起了轻轻细雨,那雨沾在身上,却仿若融进了心里,那般的舒坦,那般的缠绵,那般的温馨。

心中柔柔一动,子衣起了性子,忽地转身蹲下猛然背起了佳人。

君然惊呼一声紧紧环住子衣的脖颈,却听那人开心地坏笑着,任她在背上扑打着,只一面朗声大笑,一面背着自己在花间穿梭,故意地左摇右晃,引得佳人娇呼不断。

正在梅树下出神的婉清,忽地听到远处的笑声,怔了怔,循音望去,却见子衣正背着君然在花间玩乐,逗着佳人开心嬉闹,而君然欢喜地伏在子衣肩头,不知何时已撑起了江南油伞,在绵绵细雨中与心上人共赏梅花。

婉清心头狠狠一痛,缕缕丝线扯得生痛,风吹花落,点点洒在身上,蓦地一动,脑中仿佛有什么东西闪过,唤醒了沉睡的记忆,心念电转,时光倒流,往事回现,只恍然如梦。

那一年的江南,也是腊月时节,也是这般细雨飘飞,也是在这江南古刹外的秦淮河边,千树万树梅花开。

那一年,自己六岁,刚被师傅收入门下,在这秦淮河边赏梅。

那一株梅树下,还站着三个比自己略小的女孩,一个是肤色浅褐的异域小丫头,正咿咿呀呀调皮地爬在梅树上;下面那个不声不响的小女孩,挥舞着一根木削的短剑,一下又一下坚定地砍着树干;而站在一旁好奇地观望着的女孩,则揪着她身旁女仆的衣襟,奶声奶气地问:“夏婶儿,娘亲怎么还不出来接君儿?”

那女仆弯了腰正欲答话,突然“咯咯咯”

的叫声传来,一只大公鸡从天而降落到那株梅树上,尾巴上还插着一根竹签,众人呆了一呆,那大公鸡已惊慌失措地跳到了地上。

众人正愣神间,一声“哎哟”

,梅树突然剧烈地晃动,那个异域小丫头从树上掉下来,连带着扑倒了树下练木剑的小姑娘,师傅赶忙将自己抱到一边,那个女仆也挺身将小女孩护到怀里。

“我的妈呀,好疼呀,喂!大公鸡,看你往哪儿跑!”

自己偷偷从师傅身后望去,只看到一个穿着奇怪衣服的小孩背影,正兴奋地大呼小叫追着那只大公鸡一路跑远了。

从树上摔下来的小丫头躺在地上大哭不止,手持木剑的小姑娘也是眼泪汪汪的,却慢慢地从地上爬起来了。

那女仆怀里的小女孩年纪也是那般小,见另外两个小姑娘抽抽搭搭的哭,竟也吓得含了泪花,不安地藏到了女仆身后。

那一树梅花还在摇荡中纷纷飘落,众人落了一身,师傅一面将自己头顶的花瓣拂去,一面皱了眉道:“这是哪家的孩子?竟有这么野的!也不知道从哪儿钻出来的,怎么会从梅树上掉下来!”

思绪转回现实,婉清望着远处的君然,轻声道:“原来我们四个,那时就见过的。”

二十三,祭灶关;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噔噔鼓;二十六,割块肉;二十七,去赶集;二十八,蒸馍馍;二十九,去打酒;三十门口贴旮旮。

除夕这日,子衣早早买了大红纸回来,乖乖地请君然、婉清、红玉和袁若兮四位才女执笔书写(某人的毛笔字实在差劲,平时还都靠君然手把手教导的),方华与王猛则忙着将对联贴到府内各处。

“五谷丰登、年年有余、金银满屋”

要贴在仓库里,“小心灯火”

贴灶台,“川流不息”

贴水缸,院内“满院春光”

,鸡舍上要有“鸡鸭满圈、五畜兴旺”

,大门边“出门见喜、迎春接福”

到了晚上,众人吃过水饺,围在一起做金瓶掷签和行酒令等游戏,将近子夜时分,子衣命仆从在院中摆上祭桌和供品,静待沙漏计时。

子时一到,子衣带领众人焚香祷告,祭拜天地神明,仪式完毕,院中已响起爆竹之声。

传说在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

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

色变。

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

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准了“年”

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

,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