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袭白衣飘飘,美得令人窒息。
宋若舟一时间竟看得痴了。
回过神来,他强自镇定,眉飞色舞地朗声道:这罗浮山山清水秀,比起当年可是更胜一筹啊!
陈瑶未作回应,只是静静地凝视远处松寒院的方向,眸色深沉。
山脚下,一片寂静,只有微风拂过树叶的沙沙声。
宋若舟神色一凛,知道时间紧迫,当即开始在地上布置,身形灵动如飞燕,手中朱笔挥洒间,点点金光洒落。
金光落地,化作繁复玄奥的符文,宛若星辰散落凡尘,交织成一片璀璨星河。
转瞬间,一座精妙的挪移阵法赫然显现,散出淡淡白光,周围灵机隐隐波动,仿佛空间都被微微扭曲。
完成后,他拍拍手,神采奕奕地道:大功告成!
说完他哈哈一笑,拍了拍胸脯:计划已定,过会还需倚仗师妹了。
陈瑶点头,衣袖一拂,星隐霓裳瞬间将她身形隐去。
宋若舟望着空荡荡的山林,心中涌起一丝莫名的失落。
片刻后,他朝着空气挥了挥手,笑道:师妹保重,我去也!
宋若舟从袖中取出一片半个巴掌大小的翠绿树叶,入手清凉,隐隐散着草木清香。
他并指如剑,口中念念有词,霎时间,那树叶迎风舒展,直化作两丈长短。
宋若舟足尖轻点地面,身形轻盈如燕,稳稳落在叶面之上。
“疾!”
他一声低喝,飞叶顿时如离弦之箭般破空而去,朝着松寒院的方向疾驰。
耳边风声呼啸,两旁景物飞倒退。松寒院的山门,由远及近,渐渐清晰起来。
熟悉的山峰,蜿蜒的小路,曾经让他感到无比亲切的景色,此刻却让他心头沉沉,一股不安悄然蔓延。
临近山门,宋若舟操控飞叶悄然降落。他一跃而下,衣袖轻挥,树叶倏尔恢复原状,飞入袖中。
他整了整衣袖,眼中闪过一丝坚定。
山路漫漫,两旁古木参天,遮天蔽日,阳光透过枝叶间的缝隙洒落,在地上形成斑驳的光影。
掩映在翠绿山林中的松寒院山门出现在眼前。朱红色的山门巍峨耸立,两侧石狮威风凛凛,门匾上“松寒院”
三个鎏金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宋若舟的脚步在山门前停下,眉头微微蹙起。
往日笑脸相迎的刘执事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位面容陌生、神色冷峻的年轻弟子。
那弟子身着内门服饰,腰间佩剑,眼神锐利,警惕地扫视着山下。
压下心头涌起的不祥预感,宋若舟昂阔步向前:
“这位师弟,烦请通报一声,弟子宋若舟,游历归来。”
他亮出铜牌信物,拱手为礼,语气温和,暗中观察对方反应。
那陌生执事接过信物,上下打量了他一番,语气冷淡地说道:
“宋师兄远游归来,想必累了。且先回去歇息,待休整后再向门中复命不迟。”
宋若舟爽朗一笑,不动声色地说道:“多谢师弟关怀。确实有些乏了,这就先回去休息。”
踏入院中,宋若舟目光如电,扫视四周。
经过三清殿时,他注意到殿内香火寥寥。
路过清静苑,往日里虽不喧哗但充满生机的道场此刻一片死寂,仿佛所有的灵机都被抽空。
只有几个弟子在角落低声私语,形色匆匆,目光闪烁。
他不动声色,大步流星穿过庭院,敏锐地捕捉着每一处细微变化:墙角的裂痕,石阶上的黑色痕迹,无不在无声诉说这里生的变故。
路过膳堂,往日熙攘的场所冷清异常。远远望去,丹灶峰烟气寥寥。执事堂门庭冷落,曾经忙碌的执事们不见踪影。
宋若舟面上依旧挂着温和笑意,心中却已掀起惊涛骇浪。他加快脚步,不去自己在清修院的住处,转往师尊洞府疾行。
宋若舟沿着山路拾级而上,穿过缭绕的云雾,来到师父罗东成的洞府——苍穹峰顶那处金顶铜柱的宫观。
记忆中,这宫观半隐在云雾之中,自山下望来,光耀千彩,瑞霭纷呈,宛若仙家府邸。
然而,如今映入眼帘的却是一片破败景象:金顶黯淡无光,铜柱锈迹斑斑,宫观大门残破不堪,禁制残缺不全,周围一片狼藉,昔日的仙家气象荡然无存。
他穿过残破的禁制,踏入宫观。
眼前的景象让他瞳孔骤缩,倒吸一口凉气。
宫观内一片混乱,法宝碎片散落一地,墙壁上满是暗黑色痕迹,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腐臭气息。
宋若舟强忍悲愤,仔细搜查,然而一无所获,只找到了一些残破的玉简和法器碎片。
从这些碎片中,有明显被魔气灼烧侵蚀的痕迹,深入玉简和法器的纹理之中,清晰可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