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我去看看。”
村子里一片混乱,几个老妇人聚在一起束手无策,一个面容憔悴的年轻女子抱着孩子哭泣。
那孩子大约五六岁,面色通红,嘴唇干裂,不停地抽搐,情况危急。
“我们已经用凉水擦了一晚上,可孩子的热度还是退不下来。”
老妇人们议论纷纷,有人建议找郎中,但最近的郎中在十里外的镇上,来回需要大半天。
“恐怕等不及了,孩子这样下去怕是挨不到天黑……”
三人快步走向村子另一头的王家。
路上,李慕白悄悄对赵梅说:“我不是大夫啊,万一治不好怎么办?”
赵梅轻声回答:”
您带来的那些药物如此神奇,或许能帮上忙。”
李慕白思索着自己带来的那些常用药,其中确实有退烧药和抗生素。
“我试试吧,但不保证能成功。”
他摸了摸背包,给自己壮胆。
来到王家,屋内挤满了村民,都是来帮忙的邻居。
众人齐刷刷看向这个穿着怪异的外乡人,眼中充满疑惑和一丝希望。
一个约莫五六岁的小男孩躺在床上,面色通红,呼吸急促。
孩子的母亲挣扎着站起来,朝李慕白跪下:“求公子救救我儿子!家里虽然没什么值钱的东西,但我愿意做牛做马报答!”
李慕白赶紧扶起她:“别这样,我试试看能不能帮上忙。”
李慕白走近观察,孩子全身滚烫,呼吸急促,眼皮不停抖动,典型的高烧症状。
在现代,这只是小问题,但在古代,高烧不退可是会要命的。
李慕白小心地摸了摸孩子的额头。
滚烫!
他从背包里掏出体温计,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中,将它放入孩子腋下。
“这是什么东西?”
有人小声问道。
李慕白没有回答,专注地盯着体温计。
一分钟后,他取出体温计,面色凝重。
“显示39。8°C,确实相当严重”
他轻声对赵梅说,然后转向孩子的母亲。
“孩子有什么症状?除了发烧还有什么不适?”
年轻的母亲抹着眼泪说:“昨天下午开始发热,晚上开始说胡话,一直喊渴,但喝了水又吐出来。”
李慕白皱起眉头,这听起来像是严重的感染。
在现代,这种情况会立即送医院,可能需要输液。
但在这里,他只能靠自己。
“我需要热水和干净的布。”
他开始指挥起来,同时从背包里掏出退烧药和抗生素。
村民们好奇地看着这些包装精美的小物件。
“这是何方仙药?”
一个老者惊讶地问道。
李慕白没时间解释,他掰开一片退烧药,碾成粉末,然后用温水送入孩子口中。
“这孩子可能是受了风寒,加上炎症,所以才高烧不退。”
他随口编了个符合古代人认知的解释。
“我这药能退烧,但需要时间见效。”
他又拿出湿毛巾,放在孩子额头上物理降温。
“别用凉水,那样会刺激孩子,用温水慢慢擦,从额头、腋下和大腿内侧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