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管家闻言皱起眉头,“你去那没有用,寒夙还要多出几分心神来在乎你。”
秦管家伸手抚上谢予的肩头,“听叔一句劝,先别冲动。”
“寒夙不会轻易放手,要是你还没考虑清楚就先别去找他。”
你应该比我更能理解这句话的意思。秦管家想,寒夙他看上去对谢予用情至深,但是谢予还是要注意自己的分寸。从前还能有谢崇勋压着,等过两天连谢崇勋也没了。寒夙就再也不会有任何束缚了。
谢予听明白了秦管家的言下之意。
他心头一热,感谢秦管家对自己的体贴入微,但仍然没有改变他的想法。
秦管家与谢予对立。沉默良久,秦管家终于还是妥协了。
他迅做好交接安排,第二天以战地记者之名带着谢予北上。
火车疾驶北行,窗外景色由从繁华热闹到萧条落寂,繁华渐疏,再到最后的荒凉。临近前线数百里时,火车停运,二人下车。
城镇的街道清冷,人员往来稀少,各个都步履匆匆,想是刚刚亲历过战争,还没来得及恢复元气。秦管家和谢予在这里稍作修整,前方就是战争前线了。
越往北,空气里渗满血腥,风中带着炮火轰鸣。谢予深吸一口气,目光紧锁前方,他终于并不是在报刊亭前看风云涌动的旁观者,他踏上了这片土地,成为了这段历史的亲历者、参与者。
安全区到前线的这段路,谢予走了很长,穿越层层哨卡和封锁线,他们踏进最后的指挥区。
军备物资,伤员,医疗帐篷,不断从前线上被担架抬出来的伤残士兵,目之所及都是触目惊心的红色,它们渗透出身体,紧紧贴在衣物上,和身下的尘土混在一起,变得肮脏不堪。硝烟的味道越来越重,前方的枪炮声激烈一会沉寂一会,好像永远没有停止的时候。
物资运输的车辆不停进来,然后卸货离开,又继续迎来下一辆。
已经是八月份,北方酷暑难忍,极端天气对作战的影响也不容忽视,秦管家和谢予最后到达指挥部前的检查岗时,已经是傍晚时分,空中吹拂着的闷热空气带厚重的血腥味。
还没来得及等守卡人向上通报,部队前方传来消息,敌军大规模撤退,我方乘胜追击成功占领地方阵地。
从指挥部出来一个人,大声呼喊着,“我们赢了!”
营地气氛瞬间高涨,在欢呼一瞬后又投入新的忙碌。
刚得取得阶段性胜利,哨兵的脸上也洋溢着几分欢欣,仔细看完眼前两人的记者证和通行证,赶忙进去通报。
过一会,哨兵紧忙走出,让同伴放人进来,将证件归还给两人。指着近在眼前的指挥部向他们道,“你们进去吧,寒将军现在有时间接受采访。”
第124章
谢予再次见到寒夙,他已判若两人。
寒夙的临时指挥部搭建在战争的最前线,这场持续几天的鏖战刚刚结束,寒夙神色显得有些兴奋又憔悴,他点上一支烟,短时间沉浸在吞云吐雾的享受中。
山区的傍晚还有几分微风,可这宽阔的指挥帐内却密不透风。
一进门,闷热的空气夹杂着烟味,汗味,还有几分不透气的沉闷。
抬头看去,桌面上堆满了战报以及各种地图,寒夙坐在书桌后面,邱卉升坐在他旁边,刚好正对门口。
邱卉升最先注意到门口的动静,他一抬头就看见了刚进来的秦管家,刚刚哨兵通报的两位记者。他心下一动,顺着往秦管家身后看去,刚好对上谢予的眼睛。
邱卉升停下来,伸手推搡了一下寒夙,寒夙也跟着他转头。
气氛一时之间有些停滞。
寒夙收起手中还没有燃尽的烟,干脆利落地起身拉着谢予走出营帐。
邱卉升也诧异,起身来到秦管家旁边,疑惑地问,“你们为什么会来这里?”
秦管家长叹一口气,“是他求我来的。”
天色已经彻底暗淡下来,傍晚的山风吹过,带着几分清凉,但还是吹不散身上烦人的黏腻感觉。山区偏远,在此处安营扎寨,如今这场小战已经胜利,全军上下都在修整忙碌,为明天一早转换营地做好准备。
寒夙攥着谢予的手一直走,将他引到营地边缘的一片昏暗空地,没有人群的寂静空间,远处的灯照不亮这片朦胧空间,谢予看不清寒夙的脸,只能看见他的轮廓——高大、挺拔,感受到他握紧自己的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