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吧。”
岚琪轻叹,便拿起剪子剪开了信封,方才摸着里头就没多厚实,打开果然只有薄薄两页纸,字迹娟秀,是出自女人之手,而信“万岁敬启,臣妾钮祜禄氏顿……”
直叫岚琪心惊。
她匆匆将信纸合上,没有再往下看内容,对环春道:“去告诉敬事房的人,信不得外传,其他东西派人送去阿灵阿府上,这封信的事,也不许再让旁人知道,否则决不轻饶。”
环春谨慎地应下,立时便去吩咐。岚琪手里握着信,满是想要看下去的好奇心,可她还是郑重地收纳好,用玉镇尺压在桌上。再将绿珠、紫玉叫来,让她们去接十三、十四阿哥时,向梁公公传句话,说永和宫的地龙新修缮了,十分暖和,让皇上来暖暖身子。
而这一晚,因皇帝召见儿子们在乾清宫一道用膳,太子和大阿哥也在,四阿哥更不会缺席。待乾清宫散了家宴,父子尽欢,难得一餐饭吃得那么高兴,除了启祥宫里十五阿哥还不能来陪驾,从太子、大阿哥到十四阿哥都来齐了,十三个孩子,唯独缺六阿哥,瞧着新婚的五阿哥意气风,若是胤祚还在,也该成婚了。
玄烨自然心疼起岚琪,散了家宴待在暖阁里稍稍醒酒,便坐暖轿往乾清宫来。未派人打前站,突然驾临,里头岚琪正伺候两个活蹦乱跳的小祖宗,十三、十四阿哥的嚷嚷声门外就听得见了,玄烨一进门就听胤祯笑着说:“额娘,皇阿玛说等我长大了,带我去草原狩猎,然后席地而坐烧火烤羊,好好地痛快喝酒,不醉不归。”
他走近儿子的屋子,却听得岚琪说:“等你们长大了,阿玛、额娘不添岁月吗?酒多伤身,陪着阿玛狩猎是应该的,喝酒可不允许,你们哪个敢叫阿玛喝醉了,就等着我收拾你们。”
俩儿子叽叽喳喳的,玄烨在外头也听不清了,示意底下人去告诉娘娘他来了,便径直往岚琪屋子里来。在暖炕上歪着休憩,听得外头匆匆的脚步声,眼瞧着柳条儿身段的人走进来,可岚琪没急着找自己,却一门心思往她的桌案上看。
玄烨顺着她看了一眼,没察觉有什么奇怪,反而笑道:“你又藏了什么好东西,是怕朕先瞧见?”
岚琪忙回过神,瞧见皇帝穿得厚实歪在炕上,熟稔地上来解开玄烨的外衣,嘴里埋怨他不知冷热,屋子里这么暖也不知道脱两件。玄烨则嗔怪她这样单薄就从儿子屋子挪到这里,说道:“就是这几下不小心,最易着凉。”
岚琪皱眉道:“皇上有说臣妾的工夫,自己可就解了衣衫,非要人家来操心不可。”
玄烨故意虎着脸:“朕还说不得你了?你不伺候朕,还等哪个伺候?”
岚琪却叫这话一惊,手里捧着衣裳就往后退下,屈膝在地一面行礼一面请罪,惹得玄烨恼她:“朕逗你玩的,一定要认真吗?”
“皇上恕罪。”
岚琪正经道,“臣妾原就有一件事要向您禀告,不是玩笑话,也不是与您怄气。”
“那你也起来说,屋子里虽暖,地上还是凉的。”
玄烨说着已起身,把她拎起来,温和地问,“什么事,弄得你这么紧张?胤禛的事?”
岚琪摇头,放下衣裳,一面朝书案走去,一面将那封信函的来历告诉玄烨,小心翼翼地从玉镇尺下抽出那封信,泛黄脆的纸张,浸透了岁月的痕迹。她双手捧给玄烨,严肃地说:“臣妾不知是给皇上的信函,未免有什么是非流出宫外,擅自先启信看了一眼,但见信几句,就没敢再往下看,臣妾只知是温贵妃给皇上的信,信内说了什么,一概不知了。”
玄烨顺手就接过来,不以为意:“朕怎么会不信你?”
说着就将信展开。
岚琪立在一旁,脑中正不知想什么,玄烨已出声:“这不是贵妃的信,是她姐姐的。”
“皇后娘娘?”
“你自己看吧。”
岚琪怔怔地望着玄烨,不置可否,玄烨却将信塞入她的手中,神情宁和道:“你看吧,没什么的。”
她轻轻应了声“是”
,便小?
?翼翼地捧起信纸。玄烨托着一盏蜡烛立在她的身旁,眼前顿时又明亮不少,重新再看信几个字,心中仍是突突直跳。
信中道:“万岁敬启,臣妾钮祜禄氏顿。中秋月圆,万家灯火,笔端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今日得赐西洋座钟,实乃圣上挚爱之物,圣恩浩荡,妾心惶恐。入宫五载,膝下无嗣,幸得万岁百般呵护,惠存妾身几分薄面,其间欢乐种种,悲伤种种,浮沉种种,皆成无可忘怀之回忆。夜阑人静,独坐听钟,点点滴滴入心,千般惶恐凝聚,悔悟春秋五载,竟空负圣恩,无语泪流。
“钮祜禄一族蒙皇恩几代传承,时至当下,权倾朝野,藐视皇权。臣妾身在君侧,然心系家族,是为不忠;既知族人野心世间难容,然不予阻止,是为不孝。不忠不孝,仍得万岁以诚相待,细致呵护,臣妾惶恐之至,昼夜难安,今日顿悟,侍君之道,悔不当初。
“从今往后,必以君为重,夫为先,钮祜禄氏已成往昔,臣妾仅翊坤宫昭妃矣。贸然呈函,粗言鄙语,恐污圣听,然臣妾忠君之心天地可鉴,慕君之意日月可表,字词有限,臣妾愿以身侍君,望万岁驾临翊坤宫,垂听妾心。”
落款处,岚琪情不自禁地念出声:“臣妾翊坤宫昭妃,再顿。”
话音落,不知为何心痛难当,竟在眼角滑下泪滴。玄烨立在一旁含笑问:“你哭什么?”
她抬起泪眼望着玄烨,手中微微一颤,哽咽道:“这是孝昭皇后的信,皇上,娘娘她……”
玄烨淡然一笑,放下蜡烛,拉着岚琪到榻上坐下,万般心疼地抹去她的眼泪,颔道:“是她的信,这也是她的字迹,朕认得。可是这封信朕没瞧见过,你看信封上一片空白,可见当初她写完这封信后,迟迟没有送来给朕。”
“是皇上赏赐孝昭皇后西洋座钟的时候写的?”
“那年中秋,朕赏了她一口西洋钟,她欢喜极了。”
玄烨平静地诉说着,“但那年惠贵人有孕,彼时的惠贵人与如今不同,年轻时体贴温柔,善解人意,侍奉在朕身边很随朕的心意。而朕向来忌惮钮祜禄一族,皇后之余,彼时的惠贵人、荣贵人,甚至几位答应和官女子,都比她吃得开。信中未免夸大其词,朕待她并没有那么好,那日赏她西洋钟,也是皇祖母要朕别太冷淡翊坤宫,可她欢喜极了,她大概以为朕回心转意,可是……”
岚琪捏着信,没言语,可眼泪却止不住。玄烨反而慌了,将信从她手里拿过来搁在一旁,严肃地说:“你伤心什么?难道觉得朕是负心之人?”
她摇头:“凭什么叫皇上喜欢不喜欢的人?”
“那不就得了?不许哭。”
“臣妾没有哭,眼泪自个儿掉的。”
岚琪眼中含悲,与他道,“娘娘当初若将这封信递给您,您和娘娘冰释前嫌,解了彼此的芥蒂,也许她少了早年的抑郁,也不至于伤了身子,英年早逝。娘娘伴君宫闱的那些年里,即便与您无甚感情,她也无愧身为后宫的尊贵和辛劳。臣妾协理六宫这几年,更加明白娘娘耗费了多少心血,可为什么她不把信给您,难道是冬云截下的?”
玄烨摇头道:“你说信是藏在饰盒的暗格里,兴许那饰盒是皇后遗物,冬云无意间收在身边,她未必知道有这封信,若是她截下的,应该是毁了,留着做什么?或许当晚她写信后,现朕召幸了别的什么人,或是去探望了怀孕的惠贵人,又或是家中突然给了她什么压力,才让她把信收了起来,终究没有给朕看。”
岚琪神情定定,竟将藏了十几年的话说出口:“若是一早将信给了皇上,何至于留下那一句话,何至于下辈子不要再见到您。”
“下辈子再也不想见到朕?她曾经这样对你说?”
玄烨淡然问。岚琪恍惚回过神,意识到自己终于还是说了。
好像藏了什么天大的秘密,十几年来,这句话压在心里。这是孝昭皇后的遗愿,皇后曾让她转达给皇帝,只因说了不强求,加之她担心玄烨会为此受到伤害,又有太皇太后的阻止,十几年了,一直没说出口。
今晚看到皇后的信,想到他们曾经可能缓和的关系,若是皇后当年就放下包袱,像赫舍里皇后那样陪伴在皇帝身边,又怎么会有后来的种种?也许赫舍里皇后仙逝后,她自然而然会成为新的皇后,可是这一切都没有生,可能仅仅就因为昔日的昭妃没有送出这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