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得到了不少将领的认同。
这一战韩军八万将士几乎全军覆没,韩国已经没有多少兵力可以阻挡他们了。
李牧见众将皆主张趁势灭韩,沉思片刻以后,摇头说:“不,我们此时不能去攻打韩国。”
众将皆面露疑惑之色,钱紧忍不住问道:“大将军,如今韩军大败,国内空虚,正是灭韩的绝佳时机,为何不可?”
李牧缓缓说道:“虽然韩军此役折损惨重,但韩国经营多年,其国内城防也并非不堪一击。而且若我军此时贸然攻韩,韩国必定拼死抵抗。
再者,丞相那边还和黄歇相持,我们若是攻韩时被韩国拖住,丞相那边可就危险了。故,本将以为,我们还是按预定计划破韩以后回师国中与丞相一起消灭楚军。”
众将听后,皆点头称是。
“大将军,可万一我们撤走以后,韩国又卷土重来,怎么办?”
高山又抱拳问道。
这也是很多将领担忧的,他们一旦从西线撤退,韩国又会贼心不死的杀来。
李牧说:“我稍后会写一封信给韩王,用我们手上的战俘与韩国缔结盟约,如此我们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钱紧又道:“可韩王会答应吗?”
李牧噗嗤一笑,摇着头说:“韩王没有选择的余地了,我们手上这些俘虏是韩国最后的精锐,如果他不肯和,韩国必亡。”
“也太便宜韩军了!”
钱紧有些不甘。
不止钱紧,在场很多将领都觉得不甘,他们付出了这么多的努力,好不容易打败了韩军,却要放韩国一马。
李牧看出众将心思,说道:“诸位莫急,此乃权宜之计。待我们与丞相合力击败楚军,再图韩国不迟。韩国只是一个小国,无论如何也挡不住我们的,就让韩国再苟延残喘几天吧。”
众将这才稍感宽慰。
于是,李牧修书一封,派使者送往韩国都城新郑。
韩王接到信后,看着信中内容,忍不住双手颤,险些吐血。
太子安见了忙问:“父王,这赵人的信中说了什么?”
韩王没有说话,只是面色阴沉的把李牧的信交给太子安。
太子安看完后,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
韩军居然败了!
八万大军全军覆没。
“太子!”
韩王然看着太子安,神经疲惫的问他:“你看我们该不该接受李牧的和谈条件?”
太子安拱手说:“父王,我们眼下只有接受李牧的和谈条件,不然我韩国那些被俘的将士,恐怕性命难保。”
韩王然点了点头,长叹道:“寡人早就想到了我们会败,但没想到会败的这么惨。太子,你说我们韩国的气数是不是要尽了?”
太子安忙安慰道:“父王,胜败乃兵家常事,此次虽折损八万精锐,但我韩国根基尚在。若能与赵国达成和谈,换得将士平安归来,再休养生息,日后未必不能重振国威。”
韩王听了,神色稍缓,道:“也罢,就依李牧所言,先保我韩国将士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