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似乎看出了田秀的顾虑,接着说道:“丞相,长公子去汉中,可先以封君身份历练,积累治理经验。待汉中稳定,再召回朝中,那时他阅历更丰,于日后接掌丞相之位大有益处。”
田秀听后,觉得很有道理,点头道:“先生所言极是。只是继业年纪尚轻,初担此任,恐有不足。”
韩非道:“丞相可派得力之人辅佐。”
田秀犯难了。
他手下的能人不少,但大部分都有官职,还有谁能跟田继业去汉中?
“丞相,非愿意保举一人。”
韩非对田秀拱手拜道。
田秀惊喜的扶起韩非:“先生请言。”
韩非说道:“鲁国有一大贤,名曰孔鲋,其乃孔子八世孙也,孔鲋文韬武略,样样精通,乃世之大贤也,丞相以此人辅佐长公子,必不会有错。”
“孔鲋?”
田秀觉得这名字耳熟。
想了一会,他想起来了。
孔鲋,秦末儒生,孔子八世孙,史书上说他精通经史,文采绝伦,善论古今,始皇帝统一天下后曾请他出仕,不过他没去。
后来,秦末天下大乱,孔鲋曾经出山辅佐陈胜,担任他的博士,陈胜不听他的劝说,最终败亡。
若不是韩非举荐,田秀险些忘了历史上还有这么一号人。
“孔鲋先生在鲁国,孤能将他请来吗?”
田秀有点没底,始皇帝都请不动孔鲋,自己真的行吗?
韩非笑道:“丞相仁义之名天下皆知,只要丞相修书一封送往鲁国,臣相信孔鲋先生会愿意来的。”
“好,孤即刻修书一封。”
邯郸。
乌云如墨块般堆积,狂风漫卷,雨似悬而未落,天地都变得万分压抑。
街道上,行人匆匆归家,几个瘦骨嶙峋的孩子举着破碗在路边乞讨。
但众人都顾着归家,无人在意这些孩子。
“小桓,看来我们今天是要不到吃的了。”
“哎,以为邯郸的人会有钱,没想到比其他地方也好不到哪去。”
几个孩子从地上爬起来,正想离开。
忽然间,一个小孩的破万里叮的一响。
这才低下头现破碗里居然多了一块黄澄澄的金子。
“是金子!”
几个小孩惊喜起来。
年长的一个孩子抬起头,现面前站着质绝伦的贵妇人。
看到这贵妇人,几个孩子潜意识的感到害怕,想要逃离。
只有领头的那个孩子没有动。
赵媛蹲下身子,帮孩子把他脸上的污泥擦掉,问他:“好孩子,你叫什么名字?”
萧桓感到害怕,但还是鼓起勇气回答:“我……我叫萧桓。”
“萧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