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将那温热的酒一口饮尽,感叹道:
“真好喝啊,景色也很美!”
接着,朱元璋对一旁的朱英问道:
“英儿,要不你也来陪咱喝一杯如何?”
可朱英根本不搭理他,继续目不转睛地看着外面飘舞的雪花。
“哼哼,臭小子居然还在生闷气,还真是个小孩脾气呢!”
朱元璋不但没有生气,反而笑出了声。
这种祖孙之间的互动趣味,并不一定非要在互相笑容中度过,孙子偶尔朝祖父生闷气也是一种乐趣。
最起码在朱元璋看来如此,因为在皇宫之中,那些皇子、皇孙对他永远只会卑躬屈膝,一心讨好,希望获取一些宠幸。
朱元璋又喝了一口温好的酒水,继续说道:
“你知道吗,即便你生气也罢,我也有话该跟你说。”
“赏心悦目的雪景,甘醇爽口的美酒,可是在这一切美好之下,你知道隐藏着些什么吗?”
朱英原本一直未予理会,此刻听到这句话,终于侧头看向朱元璋询问:
“隐藏着什么?”
只见朱元璋略显一笑,刚想为爱孙解惑,
没想到朱英竟突然自己开始问并自己作答:
“还不就是美景背后藏匿着千里冰封之下百姓无法取暖冻死于家中之惨剧,
还不是美酒佳酿下埋伏着粒粒谷物却换来食不厌粮之百姓挨饿致死的景象。
老朱,你说的是这些吧?”
朱元璋眼眉微微颤动,一时语塞。
现在轮到他自己暗生闷气,郁闷至极只能不停地饮酒。
看着朱元璋这样,朱英忍不住笑出声,先前心中那种因为被迫认父而导致的不满终于逐渐消散。
“说吧,你来我这儿有何事,莫非真的只是为了一口酒而来?”
“怎的,我就不能平白无故喝你一口酒么?”
朱元璋斜着眼瞥了他一眼。
“行吧,你若想喝自然由你,尽管喝,我有多少你便喝多少吧。”
朱英赔笑道。
“哼!这样还差不多。”
随即朱元璋从怀中拿出一份奏折递给朱英:
“你看看,然后告诉咱你的看法如何。”
朱英接过那份奏折,手轻触到上面的明黄封皮,视线停留在封皮上以黑墨写就的名字。
“臣汤和、傅友德恭呈陛下。”
眼眸一动,这竟是信国公汤和与颖国公傅友德向洪武爷呈递的奏章。
这样的贵重物件,朱元璋居然拿给他看?
朱英不由心头一惊,连忙道:
“朱老爷子,这不妥吧,这是皇上的东西,哪轮得着我们这种百姓去翻看,还是拿回去罢。”
“哼!叫你瞅你就瞅,磨叽啥呢,小女儿态。
即便皇上晓得这事,也不会怪咱们,你更是没干系。”
朱元璋挥了挥手显得很是不耐。
“那。。。好吧。”
朱英见朱元璋神情自若仿佛很有底气,这才打开那折子。
第一页入目便是一行字:
“臣汤和,臣傅友德上呈大明征讨倭国之事于陛下。”
朱英拿着这份文件细细读了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