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边的朱元璋饮酒慢饮,没有半点催促,耐心等待。
足足过了一刻钟,朱英才长叹一口气将折子合上。
“如何想?”
朱元璋开口问。
朱英脸上淡然无波:“我能如何感想?心里清楚得很,我本就是个对兵事不通的外行,没啥好意见的。”
听到这话,朱元璋兴趣却更浓了些许,说道:
“那在兵事之外,总该有想法吧?”
“自然有的。”
“那就说说看。”
“真的让说?”
“确实让你说。”
“小子曾听闻旧朝忽必烈攻打过倭国,朱老爷子你知道否?”
朱英问道。
朱元璋微微意外,然后点头:“略有知晓,那又如何?”
“那小子斗胆问一句,咱大明现今军势跟当年能平天下的元朝铁骑,谁更胜一筹?”
朱元璋沉默良久没有回答。
朱英自己接话下去:“依我之见,其实差不太多,但凡在中国建立一个大统一的政权,军事力量必然称雄当时天下。”
“想必朱老爷子也承认,元朝初期与末年的军队威势,那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朱元璋依旧不出声。
“可就是这样正值强盛时期且军事无敌的元朝,数次伐倭依然全盘失败。”
“当然了,小子不是质疑信国公与颖国公等大明英雄人物的能耐。
而且大明同前元也有所区分,前元的骑兵强悍,射技超群,而大明步战与马战齐头并进。
但有一点是共通的——都不善水战渡海作战。
元朝虽有多艘宝船,最后却连倭国的岸都未能踏上。
虽然天时不好飓风突然袭击是原因之一,但是不可否认的海战同陆战有着根本的不同。
然而时代不一样了,最终结果肯定也不一样了。
说不定在信国公、颖国公这些人的领手下,大明真的可以征服倭国。
小子说这事不是要说什么气馁的话语,纯粹是为了提供个参考。
怎么决断终究还是要看皇上前廷百官定夺的。”
朱英说道。
话语结束,又陷入一阵沉寂。
朱元璋无声的举着酒杯,一杯接一杯地饮。
他心底不得不认,朱英所说的确实皆为事实。
元朝与明朝军势不在同一年代但仍差距有限确为实情;
前元几次攻倭全遭败绩确属实状;
水战同陆战大不相同更是铁证如山的事实。
可是叫洪武皇帝朱元璋如此就放弃了伐倭之念?
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大明建立十五年以来,福建沿海地带常年遭受倭寇侵袭,村子被烧、百姓遭劫之事屡见不鲜。
身为大明君主的朱元璋自然不能对这样的暴行置若罔闻。
他心中已决定,必须要与倭寇决一死战,并且必须是毫不留情的重击,最好能让这些侵略者彻底断根。
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实施这场战役?
朱英所述皆为实情,绝无半点虚言。
可是,稍等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