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盗墓小说>大明:我靠系统卷死朱元璋 > 第22章 堪称大任(第3页)

第22章 堪称大任(第3页)

他闭上眼睛,脸上显露出痛苦之色。

随后强忍着不适,向朱元璋行礼后离开奉天殿。

朱元璋摇了摇头。

觉得朱标太过仁慈。

这个大明,属于他们朱家,不容外人染指。

绝不能让任何人产生挟持天子、迫使屈服的想法。朱标可以心存怜悯,但他不行,他必须始终保持冷酷无情。

清除所有潜在威胁。

有些事情他并未完全告知朱标,如今被夏白揭穿,他也索性直言。

他出身贫寒,一路拼杀才走到今天。

他深信朱家的后世子孙无人能及自己,也从未期待会有这样的人物出现。作为朱家的支柱,他必须竭尽全力为家族谋划,至少要让大明江山维持得久一些。

他不认为自己卑劣。

成大事者,必不拘泥于细节。

这些百姓长期遭受元军的压迫,许多人曾经食不果腹,朝不保夕。

是他朱元璋将他们从苦难中解救出来,也是他让他们重获新生,得以享受安定的生活。

他为天下付出的足够多。

------------

当应天府乱象频现之际,在通往应天府的土路上,两辆牛车缓缓前行。

这两辆牛车上共有七人。

正是夏白一行人。

夏白身着灰布衣衫,衣襟上沾满泥土,整个人显得灰头土脸,同行的花雀儿和黑娃也是一副狼狈模样。

相较于出发时,这几个少年已然焕发出不同的气质。

他们的身形依旧瘦弱,但眼中已透出光芒,时不时朝牛车后方张望,好似那里藏着无价之宝。

在他们心中,这牛车承载的正是无与伦比的珍宝,足以惊动世间,至少是他所见之物中最为珍贵的存在。

牛车上所载之物沉重无比,因此行进缓慢。

夏白并不焦急,也没有催促车夫。他计算过时间,按当前速度,完全可以赶在殿试之前抵达应天府。

其实,这也是他的刻意安排。

古语云:期望越高,失望越大;反之亦然。如今的洪武帝与朱标大概率认为他已经逃离。

这种局面,夏白早已料到。

朱元璋对士人缺乏信任,认为读书人不过是口头上讲仁义道德、君臣大义,背地里却做尽坏事、两面三刀,只会内斗的伪君子。

他对信任毫无概念。

夏白深知这一点,于是采取了重锤击鼓、猛药治病的方式,试图让朱元璋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天下的士人并非如朱元璋所想的那般不堪,而是有许多致力于造福一方、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真正践行者。

这些士人理应受到尊重。

自从离开应天府,夏白就得知了一些消息,了解到此次科举闹出了诸多笑话,而这正是朱元璋有意为之,目的就是打压羞辱士人。

他要让士人在朱家面前抬不起头,逐步被驯服、奴役,最终使天下只剩朱家一脉的声音。

他与黄子澄等人的矛盾,在此时被巧妙地利用,成为压垮那些士人气节的最后一根稻草。他们的羞耻感让他们无地自容,名誉扫地。

这是朱元璋所希望看到的。

然而,朱元璋或许未曾预料到,从某种意义上说,应天城中的种种混乱局面,也是夏白期望的结果。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