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行。
这不符合他“专业人士”
的人设,更重要的是,这首歌虽然被阿友唱得技巧圆熟、情感充沛,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
少了点……未来的那个“歌神”
独有的味道。
顾远的脑海飞速运转起来。
“资料库”
!
关于张学友的资料瞬间被调取出来。无数未来的演唱会片段、录音室版本、不同时期的声线和演绎方式,如同潮水般涌现。
他将眼前的这个青涩版阿友,与脑海中那个历经岁月打磨、唱功和情感表达都臻于化境的歌神进行对比。
差距不在技巧,而在……辨识度。或者说,一种更深层次的、能够直击人心的“味道”
。
现在的阿友,唱得太“标准”
了,像个优秀的练习生,但缺少了那种撕心裂肺的挣扎和历经沧桑后的沙哑感,那种未来能让无数人潸然泪下的“张氏情歌”
的独特印记。
当然,他不可能直接要求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拥有那种沧桑感。但方向,必须调整。
顾远抬起头,看向阿友,目光平静:“唱得不错。”
听到这句评价,豹哥脸上的笑容更盛了。阿友也松了口气。
“但是,”
顾远话锋一转,“还可以更好。”
豹哥的笑容僵了一下。录音师也露出了意外的神色。阿友则显得有些茫然,他自问刚才已经发挥得很好了。
“好在哪里?差在哪里?”
顾远没有直接说,而是反问阿友,“你自己觉得呢?”
阿友愣了愣,仔细回想了一下刚才的演唱,有些不确定地说:“我觉得……情绪表达方面,可能……还能再投入一点?”
“投入不是问题。”
顾远摇了摇头,“你的情感是够的,但表达方式有点……太满了。”
“太满了?”
阿友不解。
豹哥也皱起了眉头:“唱歌不就是要饱满有力吗?阿远,你这话我听不懂。”
顾远没理会豹哥,继续对阿友说:“这首歌叫《遥远的他》,重点是‘遥远’。是一种得不到、触不到的距离感,带着遗憾和苦涩。你刚才的唱法,力量很足,技巧很好,但给人的感觉是,你虽然痛苦,但你中气十足,好像下一秒就能冲过去把人抢回来。”
他顿了顿,观察着阿友思索的表情,继续道:“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更内敛,更压抑,甚至带着点自嘲和无力感的表达。有些地方,不需要用尽全力去嘶吼,反而要收着唱,用气息,用一些微小的哽咽或者叹息,去传递那种无能为力的心碎。”
顾远一边说,一边回忆着脑海中歌神某个版本的处理方式。
“比如那句‘让晚风轻轻吹送了落霞’,你唱得很稳,像是在陈述。但可以试试,带一点点飘忽的气音,像是自言自语,带着一丝恍惚。还有副歌部分,‘痴情同与亲情,同样完全为你牺牲’,这里的情感爆发点,你用的是很强的胸腔共鸣,很震撼。但可以试试,稍微减弱一点音量,增加一点鼻腔共鸣,带一点哭腔的质感,不是真的哭出来,而是那种想哭却哭不出来的隐忍。”
顾远说得很细,也很具体。
他甚至走到麦克风前,示意录音师播放伴奏。
“就像这样……”
他清了清嗓子,对着麦克风唱了那几句。
老实说,顾远的声音条件跟阿友比起来,差了不止一个档次。音色不算出众,气息也远不够专业,甚至有几个音准都稍稍偏离。
豹哥听得直皱眉,心里嘀咕:这唱的什么玩意儿?还没阿友刚才一半好听!简直是糟蹋这首歌!
然而,阿友的眼睛却瞬间亮了起来!
就像一道闪电划破了迷雾!
顾远唱得确实不好听,技巧更是粗糙。但是!他唱出来的那种“感觉”
,那种刻意收敛、带着点沙哑和气音的处理方式,那种在爆发点反而压抑着、带着哭腔质感的表达……
正是他自己隐隐约约感觉到,却始终抓不住、想不通的东西!
他一直觉得自己的演唱缺少点什么,但说不出来。现在被顾远这么一演示、一剖析,他豁然开朗!
原来不是要更用力,而是要更“走心”
,要用更细微、更具层次感的方式去表达!
“我明白了!顾先生,我明白了!”
阿友激动地搓着手,看向顾远的眼神充满了敬佩和感激,“您说得对!我刚才唱得太‘实’了,缺了那种……那种味道!”
顾远不动声色地点点头。果然,未来的歌神,悟性就是高。自己这点蹩脚的示范,只是点燃了引线而已。